钟南山终于发声!接下来,这7大问题才是我们真正的考验…

 

· 民生

逐渐放开后,很多人心里是惶惑的。
感觉就像抗疫三年,突然迎来了新冠疫情的毕业考。
到底都会遇到什么难题,我们能不能从容过关,大部分人心里都没底。
最近很多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钟南山,想听听他怎么说。
今天,久未露面的钟院士终于发声了,他给了我们两个定心丸:
第一,感染不可怕,99%的人可以在7-10天内完全恢复。
第二,关于后遗症,他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引起器官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broken image

逐渐放开后,很多人心里是惶惑的。
感觉就像抗疫三年,突然迎来了新冠疫情的毕业考。
到底都会遇到什么难题,我们能不能从容过关,大部分人心里都没底。
最近很多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钟南山,想听听他怎么说。
今天,久未露面的钟院士终于发声了,他给了我们两个定心丸:
第一,感染不可怕,99%的人可以在7-10天内完全恢复。
第二,关于后遗症,他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引起器官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broken image

感染人数会怎样?

我们来看看香港答案。
今年之前,香港其实一直和内地一样,在坚持动态清零。
控制得本来也很不错。
但是在2022年元旦前后,有几个境外输入病例,引发了香港的第五波疫情。
这一波,控制不住了。
虽然有严格的管控措施,感染人数还是蹭蹭的涨。
从两例,到本土新增过万,用了56天。
从过万到日增超过5万,只用了5天。
这波疫情出现大概40天后,出现了2个新冠死亡病例。
60天后,单日新冠死亡人数就涨到了117人。
到100天后,香港卫生总署统计,在第五波疫情中,香港共记录到118万人感染,8735位新冠感染者死亡,病死率为0.74%。
不过香港的新增确诊人数统计,不太准确。
因为很多是市民自己用抗原检测,然后自觉上传。
而并不是每个市民都会上传。
所以实际感染人数,肯定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确诊数字。
香港大学曾经推算,香港那一波应该有440万人感染。
而香港的人口是750万,那就是近60%的人感染了。
这也符合英国最早的说法:60%的人感染,就基本实现群体免疫。
那么按照440万人感染、8735人死亡计算,病死率就是0.19%。
也就是说,每10万感染者,死亡190人。
如果用全部人口750万计算,死亡率就是0.116%,也就是说,每10万人,死亡116人。
这是香港的情况。
因为香港当时也是奥密克戎毒株,所以我们对比较有借鉴意义。
接下来,我们可能也要迎来一波感染人数大爆发。
而香港在“清零”的管控措施下,感染人数还这样猛增,我们内地现在已经是“半放开”状态,发展肯定要比香港快。
所以,我们的感染者人数剧增,估计用不了多久。
根据今天的统计数据,内地现有本土感染者已经超过了36万。
这个数字,可能很快就要涨起来了。
按照专家预测,我们第一波,也会有60%的人感染。
基本是一家三口感染俩的节奏。
中国14亿人,那就是会有8.4亿人感染。
要赶上春节,那可真就变成“亿阳迁徙”了。
这么想的话,其实眼下这几天,反而是最安全的。
因为这是这片土地上,新冠病毒感染者最少的时候了。
当然,无论如何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
口罩暂时是别想摘了。

 

broken image

 

感染者骤增之后,会怎样?

还是看香港答案。
香港第五波疫情爆发时,虽然已经是奥密克戎毒株,但当地人对新冠病毒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好可怕、会死人”的阶段。
所以很多人发现自己阳了以后,就特别恐慌,第一时间就去挂急诊。
恐慌的情绪一蔓延,急诊就开始爆满。
而医院呢,一方面是新冠患者骤增,一方面是多名医护确诊不能工作,所以很快就撑不住了。
在疫情一个月左右,每日新增大约1000例的时候,香港的医疗系统就已经濒临崩溃。
到两个月后,每日新增确诊达到5万多,医疗体系就可以用“崩溃”形容了。
有的医院,在就诊高峰期,大约1500人在急诊室外排队等待。
关键是,这些露天候诊的患者,很多都是高龄老人,送医时已经情况危急。
他们得不到及时治疗,躺在那里听天由命,还是挺惨的。

 

broken image

 

 

而香港当时不但新冠患者的重症和死亡人数都很高,连其他病的正常诊疗也大受影响。
总之状况真是挺吓人。
而这也正是我们眼下最最担心的事情。
国家之所以迟迟不敢放开,一个重要的顾虑,就是担心太多重症挤爆医院,导致医疗系统崩溃。
内地的医疗资源还没有香港好。
很多城市ICU床位本身就不太够,没有新冠的时候都不好进。
如果短时间内60%的人感染,情况会怎样?
我们简单算一下。
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感染者大概会有600万。
专家说99.5%都不需要去医院。
那剩下的0.5%,也有3万人。
大家也知道,我们医院的发热门诊,本来到冬天就很挤。
这一下子多出3万人,真的能承受吗?
这3万可都是需要紧急治疗的人啊。
我看到新闻,最近北京的发热门诊就已经爆满了。

broken image

 

虽然北京卫健委要求“发热门诊原则上24小时提供服务,应开尽开”。
但是跟香港一样,一方面是发热的病人骤增,一方面是很多医护感染。
很多发热门诊都关了门。
开门的医院,都大排长龙。
这还是大北京,要是在医疗资源更差的偏远地方呢?
不容乐观啊。
不过今天下午有一个好消息。
国家卫健委说,各地要把方舱医院,改造成“亚定点医院”。
不但要有治疗功能,还要把10%床位,改造成监护病床。
这应该能缓解一些燃眉之急。
从基本放开的前几天来看,其实各地情况也不太一样。
广州看起来比较正常,北京门诊就很挤,还有一个北方城市据说连退烧药都买不到。
所以,每个人会经历什么,可能跟我们生活在哪里也有很大关系。
那我们自己能做什么呢?
首先肯定是打好疫苗,尽量别出现重症。
然后年轻人轻症别慌,自己在家处理,别去增加医院的负担。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近期一定要多多注意防护,别在感染人数最多的时候感染。
我们尽量把感染曲线拉平,别都挤在一个大高峰。
这样医院就稍微从容点。
我们也就算为国家做贡献了。

broken image

 

除了医院被挤爆还可能有什么麻烦?


其实麻烦的不只是医院。
一旦感染人数暴增,可能会出现各种想象不到的情况。
其他国家有因为老师、学生感染太多,而不能上课的。
有因为运输工人大量感染,导致货品短缺的。
而因为饭店工作人员感染,很多餐馆关门的。
国内最近也有一个城市,据说很多煤场工人感染,导致没有煤烧暖气,很多市民家里就很冷。
本来疫情就严重,家里再冷,感冒发烧的更多了。
这事真假不好考证,但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我们未来几个月,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奇葩的状况。
大家要有思想准备。
我还是建议大家除了备药,也存点吃的用的,以防万一。


broken image

 

大概会死多少人?

这是最最重点的问题。
之前放开的国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答案。
有比较惨烈的,比如印度、俄罗斯、美国。
印度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火葬场都塞满了、人们直接在街上烧遗体,惨烈场景大家可能都看过。

broken image

 

世卫组织给出了2020年各国的疫情相关超额死亡人数。
大家看图:

 

broken image

 

有一个表现非常好的国家没上榜。
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从2021年10月,就开始宣布不再“清零”。
现在也算放开一年多了。
而疫情三年,新加坡的死亡人数是1700人左右。
再看看印度一年就是474万。
真是云泥之别啊。
这不只是因为新加坡人口本来就少。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防疫措施很到位。
新加坡是全球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随着病毒不断变异,许多人还主动选择接种第三、第四针来保护自己。
然后政府的策略也跟进很及时。
刚放开时,当感染人数太多,医院ICU使用率达到90%,新加坡就会收紧防疫措施,避免医疗系统被击穿。
放开之初国家也要求市民戴口罩、聚会不能超过5人、入境人士需要核酸检测。
后来等疫情稳定,才一点点改变这些措施。
这些合理、稳妥的措施,加上高素质的民众、不错的医疗资源,让新加坡比较平稳地通过了疫情的考验。
这场大考,如果说新加坡是模范生,印度是差等生。
那中国会怎么样呢?
综合看,我们的人口和印度差不多,但我们放开得更晚,措施更谨慎,疫苗接种率也更高。
所以,大概会是一个新加坡和印度中间的成绩吧。

broken image

 

疫情会好转吗?好转之后还会再爆发吗?

肯定会。
通过别的国家的情况看,新冠疫情,不是打开之后感染一波就完事儿了。
它是隔上几个月,就来一波,感染一批人。
英国疫情早期就是“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反反复复。
因为放开之后,医疗系统很快被击穿了。
不但新冠患者看不上病,脑梗、心脏病的死亡率也大增。
国家就赶紧又采取严格封控措施,控制感染人数。
控制一周,缓和了,再放开。
放开一周,看不行,又封控。
这么开关开关开关,好几次。
然后这一波疫情过去,往往半年左右,又会再来一波感染高峰。
如此反复。
以后我们国家,可能也会有这种情况。
当然,因为我们的准备比较充足,奥密克戎的毒力也更弱了,可能不会有太剧烈的“开关”。
但是一旦发生大规模感染,还是可能采取封控措施。
未来几个月,都可能是疫情相对“动荡”的时期,大家要有思想准备。

broken image

 

放开后是不是就彻底自由了?

 

不会!
再来看香港。
年初香港感染者暴增后,港府被迫放弃“动态清零”,之后逐渐放开。
到现在,半年过去,香港看起来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
这两个月来举办了不少大型活动,看起来真是“马照跑、舞照跳”了。

broken image

 

这是真的完全当新冠病毒不存在了吗?
并不是。

前几天港媒专门发文,讲香港现在依然每天采取各种防疫措施。
依然要求民众打疫苗、戴口罩。

broken image


我想内地大概也会如此吧。
就算真的放开了,防疫措施也不会全部停止。
我们还要打疫苗,还要戴口罩,还要注意避免感染。
奥密克戎毕竟还是个麻烦的病毒,不能当它不存在。
所以还是那句话,“共存”不是“躺平”。

 

broken image

 

我们的具体感受会怎样?

这个很多国外的朋友都跟我讲过。
大体就是,刚开始放开,都是战战兢兢,非常忐忑。
但千防万防,还是中招了。
感染之后有人没症状,有人发烧很难受。
但最后基本都很快康复了。
然后你身边也会不时有人感染,不能上班或者上学。
但他们很快都会回来。
大家都亲历过一轮,也就觉得其实没啥了。
最后基本都是同一个态度:“去它的吧,爱咋咋地,为了这么个玩意儿天天活得这么憋屈不值当”。
当然,必须得说,这是“大部分人”的状态。
肯定也还有少数人,感染过程更加痛苦,甚至有亲人因此离世。
这也是没办法,我们只能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少吧。

broken image

 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粗略的推断,很可能不准确。
而且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都有很大不同。
我们的经历肯定也和别人不同。
现在的一切都只能是推测,我们真正会经历什么,只有经历过才知道。
最后还是忍不住感叹一句:
这个破病毒真是太难缠了。
中国如何以最小的损失,回归正常生活,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这个挑战,需要我们14亿人一起迎接,一起闯关。
过程可能并不容易,但我们要努力争取一个好结果。
大家加油啊。